不是B肝帶原者,也沒有C肝,依然可能罹患肝癌。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公布「台灣肝癌細胞研究網絡」,研究發現「脂肪肝與代謝性疾病是肝癌的風險因子」,打破肝癌必經肝硬化的過程,這項發現將改變未來肝癌篩檢的新決策,有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民眾,都應進行肝癌篩檢。據統計,在全台2300萬人中,約有6成、1300萬人有脂肪肝,比例非常高。
全台6成、1300萬人有脂肪肝
台灣肝癌網並發現非B、C肝引起的肝癌,發病年齡較晚,有近4成高於70歲,反映台灣人口老化與飲食逐漸西化。台中榮總前外科部副主任吳誠中表示,非B、C肝仍會罹患肝癌是很前瞻性的研究,影響至少未來30年的肝癌成因結構,民眾要加強脂肪肝與代謝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建立可能罹患肝癌的觀念,並注意定期篩檢。
根據資料,2004年以前,肝癌為台灣癌症死因之首,之後才被肺癌超越,目前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1000人診斷出肝癌,2016年有高達8353人死於肝癌。而國人始終認為,男性得肝癌的機率較女性高,但事實上,自1993年至今,肝癌高居台灣女性第2大癌症死因,因此,防範肝癌不分老少,也不分男女。
由於台灣的肝細胞癌有8成5以上是慢性病毒肝炎感染(B型、C型肝炎),慢性病毒肝炎會造成肝硬化,進而惡化為肝癌,所以過去醫界認定肝癌高風險因子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與男性。
手機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配備,人人「機不離手」,因為我們都依靠這個強大的裝備與親朋戚友聯絡,甚至瞭解天下大小事。相信大家的 iPhone 和 iPad 裡頭都存著許多珍貴的回憶,不管是旅行的照片或是和另一半的對話紀錄等。可是,你是否試過一個不小心把很珍貴的照片給誤刪了?或是被小孩的隨意操弄資料救援,導致重要的對話紀錄遺失?以下整理三種手機資料救援的簡單且有用的方法,輕鬆恢復 iPhone 被誤刪的資料。
當發生檔案刪除、遺失、損壞的問題,請不要慌亂,並且務必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再對硬碟做任何的寫入操作:因為沒人知道寫入的新資料是否恰好覆蓋遺失資料在碟片上存放的位置。造成資料損毀,有可能再也無法救援遺失的檔案。
2.不要進行磁碟重組:因為一旦重組磁碟,檔案在硬碟中存放的位置將會發生變化。重組移動的檔案位置有很大可能覆蓋到部分或全部的被刪除檔案的叢集位址。造成檔案無法被救援。
3.在資料救援的過程中,搶救回來的資料應當儲存到另一個硬碟分割區或其他外置存儲裝置上,避免覆蓋自身叢集位址或其他尚未救援的資料。
代謝性疾病風險高於B、C肝
不過,台灣肝癌網最新研究卻有新發現。國衛院分子基因學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黃秀芬表示,在沒有B肝、C肝的肝癌患者中,風險因子已大不相同,即使沒有喝酒、沒有肝硬化、但有代謝性手機資料救援疾病(如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或脂肪肝都有可能罹患肝癌,女性也不例外。
研究數據指出,在沒有病毒性肝炎感染、也沒有酒癮的肝癌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癌患者僅有18.5%肝硬化;糖尿病史的肝癌病患有25.6%肝硬化;三酸甘油脂過高的肝癌病患有24%肝硬化,比例並不高硬碟救援,顯示在罹患肝癌之前,不一定會先肝硬化。
台灣肝癌網是從2005年至2011年收集國內3843例肝癌患者的肝炎病毒分析,這是英文文獻最大數目的肝癌病毒分析,其中約1成(411例)是沒有慢性病毒肝炎感染,引起研究團隊的好奇,因而進一步分析他們的風險因子,發現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因子高於慢性B型、C型性肝炎感染的肝癌患者。
女性罹癌 9成無慢性病毒肝炎
黃秀芬說,3個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因子是脂肪肝、糖尿病史與三酸甘油脂過高,如果再進行酒癮分析,沒有酒癮的比例更高。所以沒有酒癮、沒有肝硬化的族群,身體內若有2個以上的風險因子,近7成男性肝癌都是無慢性病毒肝炎、女性更達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