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7歲李姓男子是B型肝炎帶原者,被檢出肝臟中央有顆11公分的腫瘤,且已轉移至肝臟左葉,平均存活期只剩10多個月,幸好兒子捐出肝臟移植,讓李男重獲生機。

成大醫院移植外科醫師林毅志今天指出,李男未接受定期追蹤檢查,結果在一次健康檢查中被檢出肝臟中央有顆11公分的腫瘤,且已轉移到肝臟左葉,確診是肝癌中期。依臨床案例統計,肝癌中期平均存活期只有10多個月,5年存活率僅約2成。

醫師考量腫瘤分布和肝功能,排除手術切除的可能性,李男最後接受肝動脈化學栓塞術,成功縮小腫瘤,達到可進行肝臟移植的標準,即將步入婚姻的兒子也願意捐贈肝臟;李男肝臟移植手術十分成功,也能續享天倫之樂。

林毅志表示,肝癌好發於有病理變化的肝臟,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是發生肝癌的危險族群;肝臟已有病理變化的病人,可接受積極手術切除的不多,即使接受治療,已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助聽器推薦化的剩餘肝臟,仍是發生肝癌的危險環境。

助聽器(hearing aid)是幫助聽障者改善聽力不良狀況的裝置,最早期的助聽器是耳筒,其構造與用法類似平常的漏斗。進入二十世紀,依據近似電話的原理,有人設計出電子式助聽器,其內部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麥克風(microphone),一是增波器或稱擴大器(amplifier),一是接收器(receiver),聲音由空氣振動而先經過麥克風,轉成電流,經過增波器放大後,傳進接收器,再把電流轉成聲波,使聽障者感應到聲音。1920年代,助聽器使用真空管,到了1950年代,為電晶體取代,1980年代,半導體晶片將助聽器的效能再進一步提昇。按照聲音傳導方式區分,助聽器分為空氣傳導式(air conductive)與頭骨傳導式(born-anchored)兩大類,大部分助聽器屬空氣傳導式,依其外型可大致再分成四種:1.口袋型,麥克風及增波器製作於一香煙盒大小的單元內,可置入口袋,以電線連接著插於耳道之接收器;2.耳掛型,將所有組件製作成一小型彎曲的單元,可掛於耳後,並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3.眼鏡型,將所有組件置入較粗厚的特製眼鏡架內,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4.耳道型,根據配戴者的耳道塑模,將所有組件置入一微小的單元內,可完全插於耳道中。

因此,治療肝癌的策略雖很多,但助聽器復發機率也很高,手術切除後的病人5年復發率高達5成至7成,更不用說治療成效較差的病患。

林毅志說,近年來,移植醫學已累積很多經驗,確立可移植肝癌患者的腫瘤期別標準,讓移植肝臟作為治療肝癌的策略之一,成效也經由實證醫學的證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priscibo 的頭像
    rosepriscibo

    rosepriscibo的部落格

    roseprisci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